大家看到这个外表奇特的家伙,身上布满了各种颜色的斑纹,黑色中夹杂着粉红、橙色或黄色的皮肤,仿佛一颗颗隆起的疙瘩,让人感到不寒而栗。这就是蜥蜴中的"毒王"——吉拉毒蜥!
它是最大的毒蜥蜴之一,虽然看起来体型庞大,但其实体重一般维持在680克,最重的也不过4.6斤,身长约60厘米。虽然显得笨拙,尾巴粗壮,腿部短小,但它走路的速度并不快。
外表虽然威风凛凛,但其实它的毒性并不在皮肤或牙齿上,而是类似于珊瑚蛇的剧毒。其毒液分泌量相对较少,但毒性却极为强烈。没错,它的毒源于唾液!
吉拉毒蜥的牙齿本身并不带毒,毒液通过咀嚼猎物时从唾液腺释放,流入牙齿。由于天然的牙沟能够储存毒液,因此在攻击猎物时,通过反复咬合,将毒液注入猎物的体内,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毒性的蜥蜴。
这位毒王的嗅觉极其灵敏,能够探测到地底下的美味。它们喜爱各种动物卵,有时也会捕食小型鸟类、爬行动物、昆虫及腐肉,这全靠运气。
在捕食时,吉拉毒蜥十分高兴地栖息在树上,伪装成干枯的树枝。当小鸟们经过驻足时,它便会迅速发起攻击,牢牢咬住猎物后将其吞下。
尽管食物丰盈,吉拉毒蜥的进食频率却很低,每年仅有3至4次的进补,而在地表活动的时间也仅有7天左右。
每次进食的量也不容小觑,它能够容纳相当于自身重量35%的食物,吃完猎物的卵后又可以寻找其他幼崽,包括小蜥蜴及小型哺乳动物。
饱餐一顿后,吉拉毒蜥便会寻求一个安全隐蔽的地方作为栖息之所。其余的时间,它们大约占据了90%的时间呆在洞穴里,而令人吃惊的是,这种蜥蜴可活到30年以上。
在洞穴里它们不会再进食,与其他蜥蜴不同的是,吉拉毒蜥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,主要依靠肥厚的尾巴储藏的脂肪来维持生命。
但这家伙性情粗暴,通常会占据别人的洞穴,而不是自己挖掘,因此经常可以在其他动物的洞穴中找到它的身影。
洞穴通常位于仙人掌丛、灌木丛或岩石缝隙,然而它们也可能遭遇天敌,如土著狼群和猛禽。洞穴成了它们的避风港,而强大的毒液也为它们提供了一定的自我防护能力。
实际上,一旦被毒蜥咬伤,痛苦感将无比强烈。猎物在受到攻击后往往会记住这个教训,继续接触就会变得异常谨慎。
吉拉毒蜥的毒液是神经毒,对于血液循环无直接威胁,但会导致四肢麻痹、呕吐,令猎物昏迷以至休克,生命并不会立即受到威胁。
尽管如此,这种蜥蜴一旦咬住就不会轻易放手,强大的咬合力不停地撕咬伤口,可能引发炎症和剧烈疼痛,对于健康成年人而言也是巨大的困扰。
值得注意的是,吉拉毒蜥已被列为濒危物种,在2007年被收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。如果你在墨西哥偶遇它,请确保与其保持距,尊重生命,敬畏自然。